巡禮張廖家廟與西屯老街-探討古蹟保存與活化利用

張廖家廟年表:
1886年於光緒12年開始籌建
1887年起建,歷經張廖家族30年的持續建築。
1916年終於全部完工。
1985年(民國74年)11月27日指定為三級古蹟,目前仍保持傳統家廟的功能,而張廖家族仍然以此作為家族的精神象徵與宗族的聚會場所。

【張廖家廟,從半月池後所攝】

在熱鬧的逢甲家商圈旁,有著清末興建的客家式傳統建築:張廖家廟
想要去尋找張廖家廟這傳統建築,根據google地圖所給給的位置,走到一小巷內,小巷一旁有圍牆與木製柵門,圍牆大概150公分高,而那木製柵門上鎖,所幸馬上可以看到有另一邊入口,還有一個大型廣場,便離開小巷往那廣場走去。


【仰望張廖家廟】

從廣場進入張廖家廟,從廣場進入家廖家廟入口,便到了張廖家廟廟前廣場,廣場旁除了主體建築外,也有傳統建築會興建的半月池、金爐等。走到了半月池一旁,水質優養化嚴重,但還是可以看到優游自在的小魚。

【張廖家廟的半月池】

但我感到好奇的是一旁的金爐,就傳統建築而言,會在廣場旁搭架一座金爐,而張廖家廟這金爐似乎是後來興建,水泥鋪面上看不出有水痕等時間留下的痕跡,而像台中國光路旁的林氏宗祠,宗祠廣場旁也有設立金爐,但並不會將其稱為金爐,而是另稱為"惜字亭"


【林氏宗祠】

【左:林氏宗祠惜字亭;右張廖家廟金爐】

而林式宗祠前廣場旁,像香爐的擺設,應該是所謂的惜字塔,兒也有亦稱為:惜字樓、焚字型檔、字型檔、焚紙樓、文風塔、文峰塔、敬聖亭等,在台灣多稱為聖蹟亭,客家地區稱敬字亭,琉球稱為焚字爐,如,受科舉制度影響,古人認為文字是神聖和崇高的,寫在紙上的文字,不能隨意褻瀆。即使是廢字紙,也必須誠心敬意地燒掉。而塔上的屋簷多了"翹脊",更說明林家祖先有古代科舉之功名。至於張廖家廟的金爐,應該是祭祀時用來燒紙錢等用途,是否為焚字之用,便不得而知。

【張廖家廟入口】

【入口匾額】

【張廖家廟屋頂】

【入口兩旁上的剪黏牆飾】

【剪黏圖案特寫,使用了上黃釉的陶瓷與靛藍琉璃片】

張廖家廟傳統建築,保留許多了許多傳統建築功法,如入口處便將切平工整的砂岩置於入口,一來穩固結構,二來方便於門前休憩,而在張廖家廟內,採光用的天井周圍多採砂岩樑柱,屋內才採用木質梁柱,這是因為天井雖加強採光,但雨水也會從天井落下,所以便採用砂岩,以防止木質梁柱因雨水而受潮崩裂,進而影響結構。

【屋內天井】


【天井旁走廊】

【天井旁的砂岩梁柱,與砂岩梁柱上已受潮崩解的木質接榫】

【木質柱的底下砂岩接榫,是為防止受潮的設計】

而傳統建築便有傳統建築的風格,張廖家廟屬於客家式的傳統建築家廟,這樣又有哪些地方與閩南式建築等中國傳統建築風格有哪裡不同呢?帶隊的蘇老師告訴我們,客家傳統建築會採用大量的黑色與黑色紋飾,這點可以從張廖家廟周圍的廂房與正廳裡,周圍牆上紋飾中發現。

【張廖家廟周圍的上黑色漆料的廂房】

【正廳天井旁,一面滿是卐字型的黑色紋飾】

而參觀最感到特別再於張廖家廟正廳兩旁牆上的紋飾,紋飾造型幾何延續,今天看來很有現代感。

至於紋飾被稱為:萬字不到頭,又稱為萬字錦、萬字紋、萬字拐、萬不斷、萬字曲水等。而紋飾中所代表的團案是"卐",也就是國字的"萬字",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吉祥意義的幾何圖案,有吉祥連綿不斷 、萬壽無疆等含意 。而張廖家廟也有自己的獨特紋飾,如接榫便雕成南瓜、大象等形狀。

【張廖家廟的接榫結構,是為分散上頭的重量所設計】

【另一邊則被雕刻成大象】

【天井周圍的的梁柱接榫紋飾】

【南瓜形狀的接榫】

【張廖家廟的文化資產運用】
傳統建築中,除了需要好好保存,讓先祖的智慧結晶留下,成為我們的文化與古蹟外,更可以做為文創設計的題材。

至於以文創商品來說,如何將定義一件商品為文創商品,我覺得應該把它分為【文化+創意】來分辨。也就是說一樣商品便要有【文化】做為設計內容,同時亦要讓購買者覺得這商品有【創意】,我想這才是真正的文創商品。

而張廖家廟有許多地方,如大面的卐字型的黑色紋飾,便可以拿來設計成包包外觀等,而許多斑駁牆面也可做為平面設計的元素,設計成海報封底等等。


【頗有透視感的通道】

【經過調整對比度,便可做為海報封底】



【很適合做為PPT的封底】

【很適合做為設計元素的窗框與牆面紋飾】

【其實這只是一個地上水錶蓋...覺特別,或許可以設計成明信片】

【結合周圍的商業街郭,或許能有其他發展】

張廖家廟除了需要被保存外,文化行銷也是需要,或許可以定期安排文化之旅,看完了張廖家廟也可以去附近的西屯老街看看,或許可以達到文化行銷的ㄧ條龍。



【上圖圖組:西屯老街,雖是假日但整條街卻空蕩蕩】

最後希望給閱讀這篇文章的讀者,希望您在看到這些照片,能感覺到歲月的腳步聲,感受到照片情感,要拍出這靜物的情感,要凝視許久,察覺現世時間的流逝,才看見屬於物的歷史與時間感,而文章的內容除了希望帶給讀者長知識知面,更希望能給讀者思考的刺點,這是作為撰文與攝影者最大的挑戰,如果您看到照片後有感受到時間感,讀文章完後有所思辨,那便是筆者與攝影者最欣慰的!


更多有關中區的記錄,歡迎直接來寫作中區FB粉專關注台中市就城區記錄等動態。也希望您能對寫作中區按讚並追蹤,這便是對我們這些文史工作者最大的鼓勵,謝謝您!(按此連結)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