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路26巷的吊腳樓



第一本以台中舊城區為主題的小說《電梯在十一樓》,已經電子書出版!
《電梯在十一樓》除了記錄這些消失或即將消失的建築外,甚至還可以將小說中的故事場景進行實景實地的導覽,這也正是筆者小說會去針對實體地景進行描寫的原因,就是希望能藉由小說來文化行銷台中舊城區,這麼有故事的城市。
本書附有實地地景照片以及手繪插畫,方便閱讀。歡迎試閱!
(試閱與購買連結: https://goo.gl/Mh6dVH



【記錄片:民生路26巷-記錄吊腳樓拆遷始末】

【民生路26巷的四點鐘】
某天無聊看著GOOGLE地圖,將地圖範圍社在的台中市,接著縮小至中區與南區的交界處,再縮小到民生路與綠川交會處,看到地圖上有條巷道,夾在鐵道與河川中間,地圖上面標示著民生路26巷。我點取GOOGLE地圖中的小人圖示,放到民生路26巷旁的民生路上,轉換為街景模式。


【拉出小人,切換為街景模式】



【google地圖中,2015時的民生路26巷】

在街景模式裡,民生路26巷上是條已興建完成的高架化鐵路,這時一時興起,想試試看GOOGLE的街景模式中的時光機功能,去看看民生路26巷以前的樣子。在街景地圖的時光機功能中,有GOOGLE街景紀錄有三次,分別是2015、2011、2009年,看了2011的街景紀錄,在街景中,高架鐵路尚未興建,整條民生路26巷被綠色鐵籬版圍著。


google地圖中,2011時的民生路26巷

接著點選2009年的記錄,驚奇的看著面前的街景,這時高架化鐵路尚未興建,民生路26巷也沒有用綠鐵籬板所圍著,在這裡的綠川周圍綠蔭盎然,看著那時的民生路26巷,有一排房舍夾雜在樹蔭間,這些房舍便是民生路26巷的吊腳樓,是當年民國政府遷台時,因為大量人口湧入都市裡,使的居住空間不足,加上移居人口處於弱勢,只好找地搭起簡陋的房舍。

【google地圖中,2009時的民生路26巷

【在街景模式中,近看看吊腳樓】

而台中市區有許多河川流經,許多河川地因規劃等因素無其他用途,所以河川地便成為移居人口搭建簡陋的房舍的最佳地點,雖然土地狹小無法搭建房舍,但堅固的堤防能提供樑柱地基架設,再來搭建房舍,這樣房舍空間增大,便有利於在河川狹小的地域上搭建房舍。
臨時搭建吊腳樓是當時都市生活的寫照,也曾被拍成電影,在金馬獎導演李行的作品:養鴨人家(可觀賞電影片段)中,便有吊腳樓的場景,如果想要回味與了解當時的居民的生活,可以在養鴨人家(可觀賞電影片段)的電影中有有所認識。


【昔日綠川畔(攝影/ 余如季)

而吊腳樓興建於一九五○年左右,當時國民政府戰敗而撤退到台灣,因當時尚未興建眷村,因此台中市政府允許外省族群移民在柳川沿岸興建克難屋。這些外省族群仿照中國的吊腳樓,在柳川沿岸興建了數百戶,甚至延伸到綠川一帶。當地緊鄰河川,不但取水、用水方便,排泄物也能快速地排入河川中。後來,政府興建眷村,外省族群將這些房屋轉賣給從鄉村來到都市的台籍勞工家庭。一九七○年代,台中市政府為了維護都市景觀,有計畫地拆除吊腳樓,並協助居民購買國宅遷居。剩下來的民生路廿六巷卅九戶吊腳樓。

試著在街景地圖中走到民生路鐵路鐵橋下,從那裡便可以觀看民生路26巷:這條無尾巷的出入口。可惜2009年時GOOGLE的街景紀錄車並沒有從民生路的火車鐵橋下經過,而是沿著民生路23巷紀錄著,所以只能從民生路23巷的街景中,去觀看民生路26巷的吊腳樓了。

民生路26巷是台中市最後拆除的吊腳樓群,在綠川東西街、柳川等處的吊腳樓群先後都已拆除,民生路26巷雖然是台中市的是中心區域,但地處鐵道土坡旁,一旁綠川流經而形成狹長的地域,而巷道的尾部並沒有與台中路2巷接通,便成為一條無尾巷,如此封閉的區域便使得這裡雖然處於市中心,卻是都市的邊緣地帶。

後來沿著台中路2巷走著,看著綠川對岸的民生路26巷,回想著自己對於台中路2巷的回憶,在高中時因補習也常經過這裡,這裡大樹綠蔭很多,樹與樹之間常被掛滿各式用鋁罐製成的風車,當風吹來時沿岸便沙沙聲一片;現在眼前的景色,是條已經拓寬的道路,路邊的大樹不知去向,被白色的女兒牆取代,一陣風吹來也便沒有那沙沙聲,而今天豔陽高照,走在台中路2巷卻顯得格外刺眼,看來腦中對台中路2巷的印象,還停留在大片綠蔭中。


【現在的台中路2巷景像




再往右邊望去,是對岸的民生路26巷,只剩完工的高架化鐵路與擺放的機具,吊腳樓已被抹去。對吊腳的印象不多,當年看著對岸吊腳樓想著怎麼台中市還會有這些類似平民窟的房舍,之後沒見過幾次,吊腳樓便於民國99年11月時拆除,那時總覺得有拆除才有建設,卻沒想過民生路26巷的39戶,將隨著拆除而抹去,許多回憶與故事,也可能因此不復存在。


【現在的民生路26巷】


現在的民生路26巷的出入口

【離去時,再照一張這裡的景色】

想到這,對當時沒有拿起相機紀錄吊腳樓感到懊悔,趕快拿出相機對民生路26巷拍幾張照片,以補償自己內心中的懊悔,安慰自己這些拍攝的民生路26巷,10年後又會再次變化吧!回家後,將2009年的GOOGLE街景與2015年的GOOGLE街景疊合,這樣高架鐵路與吊腳樓共存著,想像著橋下會被規劃出吊腳樓紀念園區吧!



更多有關中區的記錄,歡迎直接來寫作中區FB粉專關注台中市就城區記錄等動態。也希望您能對寫作中區按讚並追蹤,這便是對我們這些文史工作者最大的鼓勵,謝謝您!(按此連結)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