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市場-【五金行街】
【一家賣油封的五金廚櫃】
她滿懷興喜的跑到雜貨店,買了自己最愛吃的麻花捲後,她朋友終於忍不住的對她說。
"妳可以帶我去正常一點的地方嘛?"
「妳可以帶我去正常一點的地方嘛?」
『妳可以帶我去正常一點的地方嘛?』
【建國市場旁的五金行街】 |
說到建國市場,許多在人(由其是理工科)會知道一旁的五金行街,緊鄰建國市場的「五金街」,原在綠川東、西側營業,經綠川市容整治,民國61年建國市場落成後才遷過來,漸漸的,原屬於眷村的部份也被其他店家租用或購買權利,從原本十幾間,慢慢形成現在的規模,民國七十幾年,全盛時期,更多達一百四、五十間,故有「五金街」之稱。曾經在這賣魚商家向我們述說五金街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當客人買不到想要的五金,老闆會介紹客人去哪家採購,哪家可能較便宜等,可以看出街內商家和樂融融。
【建國市場:在五金行街仰望,看著五金行街的天際線】 |
不過在與五金行店家訪談中皆未曾聽說過有竊電器的事情發生,僅有賣二手的電器用品及零件,建國市場五金行街這"賊仔市"稱呼,自然也不被證實。
【雨中的五金行街】 |
【建國市場:在五金行街仰望,看著五金行街的天際線】 |
五金街裡面的工具、機械零件統一齊全,且東西便宜,如來這裡買束條,一包的價格硬是比往購價還低五塊。每家五金行都是深具經驗與專業的老師傅,讓許多需要特殊規格的工業用品民眾,都會在這裡『掏金』!其中,我們訪問一家賴姓七旬老爺爺,訪問當天依然有民眾來拿工具維修,賴老闆連忙招呼客人,賴老闆表示守著這家五金行已有三十多年,隨著市政府拆遷與重劃的政策,在這裡的商家各自搬遷到不同的地方,讓這條深具特色的五金街不復往見。
【建國市場:五金行街商家搬遷啟示】 |
走到其中一賣油封的店前這家店在建國市場旁的五金行街,最亮眼的在於這家店的手寫字體,寫著"油封",這手寫字體感覺相當可愛但又有個性,應該是為小女生的塗鴉吧?但老闆已是位中年大叔,猜想應該他女兒寫的吧!沒有細問老闆。而油封又稱軸封,是一種在機器中用來防止流體潤滑油等,從零件的接合面或轉軸溢出的裝置零件,店內有如藥櫃的各式零件儲藏櫃,2016年3月多建國市場攤商將陸續撤離,要來看得把握時間。
而在這電腦割字與大圖輸出的年代,雖然許多字體圖片都已走向"精美",但傳統手繪的字體,雖然沒有出圖精美,但手繪字體展現的是"濁美",讓人看到字體後感受其溫度,遙想創作者的創作過程與心情,最後得到字體的優美。
【油封店門】 |
而在這電腦割字與大圖輸出的年代,雖然許多字體圖片都已走向"精美",但傳統手繪的字體,雖然沒有出圖精美,但手繪字體展現的是"濁美",讓人看到字體後感受其溫度,遙想創作者的創作過程與心情,最後得到字體的優美。
【五金行街的紀錄者】 |
歲月的痕跡在老闆臉上刮下一道道皺紋,歲月也使老闆看盡了五金街的興盛與衰敗,而隨建國市場興建與拆遷,許多商家都早已認命搬離了,如今仍未搬遷的都在等待,等待一個機會,更等待一個公正,但這公正可能永遠不會到來,五金街就猶如建國市場的小型縮影,曾經,它隨著建國市場一起繁榮,如今面臨政府政策和時代淘汰,一張張搬遷的公文,看起來格外蕭索、蒼涼。
【建國市場旁的五金行街:已歪斜而斑駁泛黃的商家招牌】 |
在2016年6月18日導覽建國市場的時候,五金街有兩位老闆大聲介紹著他們所知的建國市場以及歷史,後來照片中穿著白色衣服的老闆介紹著隔壁攤商老闆所賣的商品,介紹些磅秤之類,磅秤老闆則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這位建國市場五金行街的老闆是位擁有大學學歷的攤商,詢問一下老闆畢業學校,老板直說是間爛學校,但追問後發現老闆是「逢甲工商學院」畢業,也就是逢甲大學的前身,也算是不錯的大學。
蔡老闆是馬來西亞來的華僑的客家人,也是原來綠川吊腳樓的攤商,目前賣些電器設備,由於老闆的第二代接手意願不大,老闆年紀也該退休,也有了孫子可含飴弄孫,所以就在這裡矇做,也會遷到新的建國市場直到不能再做為止。
![]() |
【范老闆】 |
共筆人:陳敬旻、彭苡晴、吳家蓉、朱書漢
攝影:朱書漢
粉專:
【寫作中區】
https://www.facebook.com/leasebook?fref=ts
【寫作中區】
https://www.facebook.com/leasebook?fref=ts
【建國市場相簿】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814000288635914.1073741833.781035655265711&type=3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814000288635914.1073741833.781035655265711&type=3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