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市場-【眷村廢墟】


【五金行街旁的眷村廢墟,圖為第二條眷村】

對於廢墟攝影的愛好者來說,再多感官磨難,也比不過視覺上的刺激感受,光線從屋頂塌陷處泄下,或一道光打在黑暗的雜物上,這些景色是最自然也是最美妙的場景,也是既破敗又美奐的。


在建國市場旁的五金行街廢墟
鑽入巷內
在如同走迷宮的過程中
看到這場景
感覺到破敗
感覺到新穎
我便把它照下來
當作來這裡的獎品


【眷村旁五金行街,一家賣油封的店】
日治時期的綠川在戰後兩岸各處作生意的五金行與居民,在綠川同心花園城改善工程與建國市場興建完工後,搬到建國市場旁。
而在建國市場五金行街兩旁街屋,多為鋪瓦或鐵皮的平房,是後來眷村興建而後興起,而建國市場旁的則為一整排集合式街屋,只是因各商家廣告看板各異,才顯得不太一樣。
而在日本統治時期,眷村旁五金行街便為軍事用地,眷村自然也是軍方的土地,只是1945年日本投降後,土地本來是日本陸軍,轉變為國軍,屬裝甲旅所有。

【五金行街天際線】

五金行街最大的特色便是將屋簷向外延伸,但又不全不遮掩,這樣既可以擋雨遮光,又有適當的採光以照明,與中國傳統建築中的"天井"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然,這屋脊透視下所展生的天際線在遠處相交成一點,正好將天空剪成三角狀,這時黃昏的太陽照射過來,路便被染上一點金橙色。

【下午時,五金行街的天際線】

不拍別的,只想記錄建國市場,在趁人少時,拍出市場的孤寂之感。
此時照片中的記錄者想拍出透視法下,五金行街天際線縮攏,被剪成為三角形的天空。
而黃昏,正好也藉由這化為三角形的天空,在地上揮灑著金橙顏料,也把灰黑色的街道染上三角金橙。
記錄者看到這美景,想記錄下來,在他身後的我卻覺得這構圖上有張力,加上面對陽光,影子便在身後,我感覺到這樣拍下來,照片將很有寓意。
決定拍下,就取名為記錄者吧!


【記錄者】
許多人經過建國市場五金行街,便被兩旁各式五金零件吸引,而更值得注意便是那五金行街上的招牌,招牌上斑斑鏽斑,是經過歲月的催化而擁有時間的美感,在經過一家販賣彈簧商家門口,抬頭一看,招牌看板上介紹著各式彈簧,仔細一看竟是手繪!



【手繪招牌,位於油封店旁】
老闆臉上的皺紋是歲月的累積,招牌上的鏽漬是時間的流逝。
五金街的興盛與衰敗,隨著建國市場興建與拆遷。五金行街的商家都早已認命搬離了,如今仍未搬遷的都在等待,等待著新建國市場而改善期規劃,可惜似乎成了泡影!

五金街就猶如建國市場的小型縮影,曾經它隨著建國市場一起繁榮,如今面臨政府站前規劃和時代淘汰,一張張搬遷的公文,看起來格外蕭索、蒼涼。

【斑斑鏽斑得招牌】

然而,當經過五金行街一旁,周圍眷村有許多延伸的小巷子,便想要進去這些巷子看看,從五金行街看這些巷子,走進一巷道內,灰色的水泥牆下有些雜草,一旁的鐵門已失去原先的光澤,霧化的鐵門與灰塵,顯得冷清但又有些古早味。

【五金行旁的眷村入口】
在走到下一個巷道內,景色又不一樣,每一個巷道都有不同的景色,帶來的感受也不同。站在巷道門口,不清楚這巷道有多長,不太清楚裡面狀況,但一手拿著相機正想著記錄,若不進去看一看,實在可惜!便與另外一位也來記錄的記錄者進去。

【轉彎,又一個巷道入口】

【雜物與光】

【雜物與植物】

【記錄者與鏡頭產生的反光】
【走到眷村中庭,看著磚牆】
拍攝這些照片時正值夏日當頭,巷道裡蚊子很多,一團又一團,不時停在身上叮了一口而奇癢無比,一路上還可以聞到一股臭酸味,走在路上踩到雜物喀喀響著。不過對於廢墟攝影的愛好者來說,再多感官磨難,也比不過視覺上的刺激感受,光線從屋頂塌陷處泄下,或一道光打在黑暗的雜物上,這些景色是最自然也是最美妙的場景,也是既破敗又美奐的。
以下為第二巷道:

【平凡的破屋】
【卻有不平凡的雜物場景】
【旁邊的椅子應該是承受不住臉盆的重量】
【貼著處處破洞的沙窗,拍下這破敗之美】
【在巷道內仰望】

【轉角的抬頭仰望】
【這應該是灶咖,當初是炒菜多認真阿...】
【門後之景】
每個巷道,每個轉角,甚至是每個角落,都有十分讓人驚奇的畫面,來到最後一道巷道,當粗糙的水泥牆上與排油煙機口,當陰暗的角落點了一盞燈,這些畫面的美,恐怕只能用照片來回答,或自己親身道這一趟,體驗那廢墟的驚奇。就不標住哪張照片在哪裡拍的了,希望看到這篇文章,去五金行街旁的眷村巷道內,拍張自己覺得最獨特的場景。

【粗糙的水泥磚牆與排油煙機】

【黑暗中的一盞燈】
【窗中景,可惜一直美拍好,現場看超美妙】


更多有關中區的記錄,歡迎直接來寫作中區FB粉專關注台中市就城區記錄等動態。也希望您能對寫作中區按讚並追蹤,這便是對我們這些文史工作者最大的鼓勵,謝謝您!(按此連結)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