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川聚奎居:旅遊介紹與評論
【聚奎居】
![]() |
【聚奎居全覽】 |
【地址】
台中市烏日區學田路405巷36號,建築物定位(GPS衛星定位:N24.11918° E120.60677°)
【交通資訊】
公車:
台中客運26、70號
彰化客運99號,往嶺東科技大學方向,經過高鐵台中站後,在(幸記公司站)下車。再由對面學田路341巷進入,在第一個三岔路口右轉,步行約一分鐘即可到達。
台中客運26、70號
彰化客運99號,往嶺東科技大學方向,經過高鐵台中站後,在(幸記公司站)下車。再由對面學田路341巷進入,在第一個三岔路口右轉,步行約一分鐘即可到達。
自行開車:台灣大道往郊區方向左轉安和路一路到底碰到便行巷右轉約三百公尺。
![]() |
【以聚奎居為主題的專題DM:正面。因為沒有經費,尚無法大量印製,有興趣者歡迎資助,意者私訊寫作中區粉磚,感謝您!】 |
![]() |
【以聚奎居為主題的專題DM:後面。這面將放相關的商業廣告,有興趣者歡迎資助並放上廣告,如有需要歡迎私訊寫作中區粉磚】 |
聚奎居位於烏日區學田里,學田里位在烏日區的最北邊,根據相關的資料指出:學田村在清代稱做「學田庄」,因為這個村居民多係由清代福建州平和縣(位於中國福建省南部,是漳州市下轄的一個縣)遷來,以陳姓居多。據說當時陳姓長老為普及子弟教育,乃捐田或捐錢購田成為「施田」,並且將放租所收租金做為貧寒子弟就學或就試川資,所以這些田地也被稱為「學田」。
另外一種說法則是指出過去這一帶曾有向聖廟(孔廟)繳納學租的田園,所以被稱為學田。然而不管是哪樣的說法,我們都可以看得出來學田里居民對於下一代教育的重視和期望。
![]() |
【聚奎居全覽】 |
常有昂貴的轎車、機車穿梭其中,屋內五代同堂,是容納40多人的大戶人家宅第。然而昔日的絕代風華,卻隨著陳紹宗的過世,而煙消雲散,淪落到今日破敗荒蕪的地步。
規於聚奎居的介紹頗多的,其中最不農場的為這篇:駱駝商旅隊:【台中】穎川。聚奎居
【聚奎居背後】 |
聚奎居坐落再那裡,依然矗立而堅持著它曾有過的風華,試著證明當年陳氏家族的輝煌,七十年後的今天,榕樹的纏繞與土腳牆的風化,屋瓦的崩壞與磚頭的散落,屋牆上的浮雕紋飾早已模糊不見。聚奎居的已有許多的地方破敗,但它的矗立與破敗卻讓它轉化為歷史的淒美。
【二樓崩毀的屋頂】 |
【從二樓看中庭】 |
【岌岌可危的牆面】 |
【土埆外抹水泥】 |
【土牆崩坍】 |
最近聽到聚奎居將被整修的消息,感到興喜與危機,台中市政府近期將完成修復計劃,開始對聚奎居進行修復工程,預計將於107年底正式完工。興喜在於市府關注聚奎居,台灣各縣市都有不少民間老屋被列為歷史建築或古蹟後,卻因縣市政府因財政等因素生而不養,既不補償屋主的損失,也不願補助修繕,讓歷史建築虛有其名。
![]() |
【修復的示意圖,看來榕樹被移除】 |
個人認為國外修復便是修的"剛剛好舊",如羅馬劇場便沒有要全面修復成原來的樣子,因味如此才能保留建築的時間與歷史。在此想問問看大家,想要把聚奎居修到什麼程度,是否要保留龍邊(左邊)的榕樹呢?歡迎在下方留言發表。
![]() |
【剛用鉛筆打完稿的聚奎居手繪】 |
應該是需要整理。而不是修。修完肯定整個感覺都走樣了。
回覆刪除應該是需要整理。而不是修。修完肯定整個感覺都走樣了。
回覆刪除應該是需要整理而不是修。修完整個感覺都走樣了。
回覆刪除要保留原本的風貌
回覆刪除要保留原本的風貌
回覆刪除要保留原本的風貌
回覆刪除別對榕科植物有浪漫想法
回覆刪除它可是傳統建築的大殺手,這不是沒親自參與維護老宅的人可以想見
不僅要砍,老房子方圓一定範圍內都不應存在
否則鳥類一排遺,又是災難的開始!
不可能不修畢竟樹木的根和氣根會持續破壞建築的結構
回覆刪除現在很少在建築物旁邊蓋榕樹了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