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市場-【20150811前紀錄集】


【8月7日颱風天前的建國市場與天空】


8月11日-【建國市場】

建國市場是傳統市場,在中午前營業。而午後建國市場便沒有剁菜、叫賣聲,此時走在濕滑油膩,到了建國市場一樓,便是感受到魚腥味與伴隨的昏暗,只有圓環區明亮了些。
— 在建國市場本部


【8月11日,攝於建國市場圓環區】

8月7日-【颱風天前的建國市場】

今天看謝媽媽提供的居住空間,再去建國路29號空間佈展
遇見剛要來看展兩位 台灣廢墟研究 、 台灣廢墟、歷史建築、文學地景記錄與研究的遊客。便帶他們去一旁大樓樓頂,去看建國市場的全貌。
本來想說颱風天或許可以拍出火燒雲,此時天色尚未轉紅,只有遠處積雨雲與從雲層洩出的光線。但也順便紀錄了颱風天前,建國市場的全景全貌,因為拆除以後景色已非,要在記錄已是不可能。
所以颱風天前就是要紀錄!當然也多防颱,注意安全!— 在建國市場本部

【8月7日,攝於樓頂】
7月30日-【記錄記錄者-建國市場】

一群記錄者來到建國市場圓環天井,這時有位記錄者蹲了下來,仰著身體拍著上頭的屋頂桁架。
這時的日正當中,光線是明亮的白光,將建國市場圓環區牆壁與屋頂照得潔白,霎時讓我以為這裡是潔白且神聖的教堂,這位記錄者在這裡虔誠的禱告著,禱告著在建國市場存在的最後一年中,做好最完善的記錄。
等他拍攝完,我上前問他。
「為甚麼你想要記錄建國市場呢?」
「拆除前就是要記錄,不然要幹嘛?」他鏗鏘有聲的回答。
— 在建國市場本部

【7月30日,攝於建國市場圓環】
7月25日-【城市天際-屋頂的小旅行】

圖:建國市場
從1908年日治時期第一市場到1991改建而來的第一廣場,在頂樓上有座公園,名叫大樓屋頂運動公園。由於缺乏整理與養護,這裡已成荒煙漫草,木棧道大多凹陷或凸起,不過從木棧道旁的已斷裂的歐式路燈看來,能想像當初興建完成時,大樓屋頂運動公園散步的雅緻。
但對於攝影者,自然是可望拍出如鳥瞰般的照片,那尺寸千里的畫面是壯闊的,也是新奇的。沒有空拍機,只好使用最省錢的方式:登上大樓屋頂。
第一廣是中區周圍的第二高樓,只比神鑑大樓(金沙大樓)低,那正好好好記錄臺中舊城區,像1年一後便要拆除的建國市場,便要好好記錄下來,也拍出屬於第一廣場的鳥瞰。


【7月25日-攝於第一廣場樓頂】
7月24日-【建國市場討論】

於29號空間,與干城里里長討論建國市場與周圍市場的田調。無聊便為這建國市場2樓走廊空間速寫。

【7月24日,繪與攝於建國市場2樓走廊】


7月19日-【建國市場休息的阿伯】

別小看躺著的阿伯,這一躺將造就一部小說與一部微電影。
上周去剛拆除完29號空間,隔天再去建國市場。經過二樓圓環去時,便看到一位穿著格子襯衫的阿伯,躺在三腳型鋼構上,正休息著。
阿伯應該沒有想到這麼一躺便造就一部小說的開端,這故事的題材發想便是以躺在鋼構上的中年男子,在休息時回想著自己與這個市場的總總過往,待劇本想出來後,將拍成電影
所以這故事告訴我們,沒事可以躺在路上,或許便成為另一個故事的開端....。
— 在建國市場本部

【7月19日,攝於建國市場二樓圓環區】

【7月19日,攝於建國市場二樓圓環區】
7月16日-【TC寫作旅行-{29號空間}】

藉由 TC Free Walk的概念來場 寫作中區筆下記錄文章中的小旅行,最後的終點則在 戶方 Who Found空間中,行程如下:

第一站:第一廣場:單存路過
文章:認識與探究第一廣場
http://leasebook.blogspot.tw/2015/06/blog-post.html
文章:評論從1978後,第一廣場的興盛與沒落
http://leasebook.blogspot.tw/2015/05/1978.html
========================================
第二站:建國市場29號空間
文章:建國市場-【建國市場224之2之29空間策展想法】
http://leasebook.blogspot.tw/2015/06/224229.html
文章:建國市場記錄全集
http://leasebook.blogspot.tw/…/%E5%BB%BA%E5%9C%8B%E5%B8%82%…
文章:建國市場策展全集:
http://leasebook.blogspot.tw/…/%E5%BB%BA%E5%9C%8B%E5%B8%82%…
========================================
第三站:青草街
文章:(待產中)
========================================
第四站:"文學地景"(廢墟)-中英育樂大樓
文章:中英育樂大樓
http://leasebook.blogspot.tw/2015/02/httpwww.html
========================================
第五站:第二市場
文章:第二市場
http://leasebook.blogspot.tw/2015/05/blog-post_22.html
========================================
終點: 人間邊際攝影展
能夠看到各個廢墟攝影大師的作品,真令人讚嘆!

【7月16日,攝於建國路224之2之29號空間】
7月6日-【午後的五金行街與眷村】

日治時期原先在綠川兩岸各處做生意的五金行,在綠川同心花園城改善工程與建國市場興建完工搬到建國市場旁,五金行街兩旁建築各異眷村旁的多為鋪瓦或鐵皮的平房,事後來眷村興建而後興起的,而建國市場旁的則為一整排集合式街屋,只是因各商家廣告看板各異,還顯得不太一樣。
五金行街最大的特色便是將屋簷向外延伸,但又不全不遮掩,這樣既可以擋雨遮光,又有適當的採光以照明,與中國傳統建築中的"天井"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然,這屋脊透視下所展生的天際線在遠處相交成一點,正好將天空剪成三角狀,這時黃昏的太陽照射過來,路便被染上一點金橙色。


【7月16日,攝於五金行街】

7月3日-【建國市場】

從武德街看建國市場,打破我對建國市場圓弧拱門的花樣,但畢竟從背後看人與正面看人覺的都不一樣,從後面看來,感覺滿上早期集合式住宅的形象。


【7月3日,攝於建國市場旁武德街】
6月30日-【建國的記錄者】

6月18日放著端午節連假,找了另外一位記錄者去中區記錄。
不拍別的,只想記錄建國市場,在趁人少時,拍出市場的孤寂之感。
此時照片中的記錄者想拍出透視法下,五金行街天際線縮攏,被剪成為三角形的天空。
而黃昏,正好也藉由這化為三角形的天空,在地上揮灑著金橙顏料,也把灰黑色的街道染上三角金橙。
記錄者看到這美景,想記錄下來,在他身後的我卻覺得這構圖上有張力,加上面對陽光,影子便在身後,我感覺到這樣拍下來,照片將很有寓意。
決定拍下,就取名為記錄者吧!

【五金行街】
至日治時期建國市場附近的干城便有駐軍,而後國民政府遷臺,便在附近興建軍眷村。而緊鄰建國市場的「五金街」,原在綠川東、西側營業,經綠川市容整治,民國61年建國市場落成後才遷過來,漸漸的,原屬於眷村的部份也被其他店家租用或購買權利,從原本十幾間,慢慢形成現在的規模,民國七十幾年,全盛時期,更多達一百四、五十間,故有「五金街」之稱。
— 在建國市場本部


【6月30日,攝於五金行街】
6月28-【瞰。建國】

在建國市場討論完後,便想為建國市場來一張高反差的移軸攝影,以便拍出建國市場的模型質感。

【建國市場分佈圖】

【建國市場本部】
建國市場於民國六十一年初竣工使用,是全國最大公有零售市場。最初是因綠川市容再造,將火車站前的綠川吊腳樓拆除,為安置吊腳樓內的攤商居民所興建。

【建國市場本部,攝於樓頂】


【建國臨時市場】
921大地震時,因二樓受損,二樓攤商遷到建國臨時市場,從此分成兩個自治會。40多年後,建國市場因都市規劃而需拆除,遷移至新的建國市場。

【建國臨時市場,攝於樓頂】

【新建國市場】
新建國市場於民國102年初竣工使用,104年將完工啟用。新的建國市場亦是全國最大的傳統公有市場。位於東區,徵收台糖土地而興建。
【新建國市場,攝於新時代】
6月21日-【寬景建國】

這張照片在南京市場,武德街上所拍攝的寬景照。由左至右依序可以看到站前倉庫、第一廣場、建國市場。
然而是想著,在一年前這裡可拍不到這樣的寬景照,會被台鐵舊宿舍區擋住,而台鐵舊宿舍區,也就是面前這停車場。
真不知道一年以後再來到這裡,景色又會如何變化呢?

【6月21日,攝於武德街】
5月16日-【從 新時代購物中心看去新建國市場。】

在新時代十一樓的觀景窗看往新建國市場望下去。一切建築
物皆成為了模型一般。

【5月16日,攝於新時代】


更多有關中區的記錄,歡迎直接來寫作中區FB粉專關注台中市就城區記錄等動態。也希望您能對寫作中區按讚並追蹤,這便是對我們這些文史工作者最大的鼓勵,謝謝您!(按此連結)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