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與和平:新公園到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的古往今來

二二八公園內的台灣博物館

        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可以說是台中北市文化資產的集散地,成立時期被稱為台北新公園,公園內有許多的老建築與古物彰顯了園內的興建歷史,公園於1899年成立當時公園內除了設有物產陳列館外,後方還有清領時期所設立的天后宮,此後隨著公園的擴建增加,公園的內設施也不斷的更替增加。

臺北街道圖 1897

走在公園門口的野村一郎與荒木榮一設計台灣博物館,則是在1915年所新建,許多文章及園內的說明都會介紹因台灣博物館新建,而拆除清領時期所興建的天后宮,但是兩者從古地圖看重疊位置並不多,而且1912年時天后宮因颱風而受損,之後隨著園區內的規劃與市區改正將其拆除。此外公園內也有不少清領時期的建築物遷入,如1901年移入的黃氏節孝坊,1905年移入的急公好義坊,成為了公園內的景觀,甚至也移入了蒸汽火車頭,如騰雲號、台鐵九號火車頭,還有從臺灣護國神社移入的銅馬。

寫作中區粉專連結
更多有關中區的記錄,歡迎直接來寫作中區FB粉專關注台中市舊城區記錄等動態。也希望您能對寫作中區按讚並追蹤,這便是對我們這些文史工作者最大的鼓勵,謝謝您!(按此連結)



黃氏節孝坊

而穿越了黃氏節孝坊,有一座以石牆組成的屏風,如今屏風的中央站著至聖先師孔子的塑像,不過原先站立的雕像為柳生一義銅像,他1901年至1916年作為台灣銀行的「取頭」(總經理、董事長之意),成為台灣銀行業的重要人物,而在塑像的前方則是有中國式的建築湖景,1963年設立了五座中國式的鑽頭八角亭,在湖中央的是紀念孫中山的「翠亨閣」,其餘四座分別為以逆時針來算則是紀念劉銘傳的「大潛亭」、鄭成功的「大木亭」、丘逢甲的「滄海亭」,以及連橫的「劍花亭」,而原先這先亭子所在的位置則是作為公園裡的運動場,感受到公園設施的變遷。

1963年設立了五座中國式的鑽頭八角亭

在台灣博物館的後方,則有日式的庭園造景,而在庭院造景的旁邊則是設立了一個中國式的小塔,那是日治時期所設立的「放送頭」,藉由塔內的大喇叭撥放廣播新聞,遙想當年的人們在大榕樹下乘涼,邊聽著放送頭撥放的當天廣播新聞,是家庭式收音機尚未普及前,台北市民最「夏趴」的享受。而沿著道路則可看到偌大的紀念碑,這則是二二八事件的建念建築,1996年所設立,公園名稱也改為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紀念當時在二二八事件的受害者,而在紀念碑旁則有區露天開放的音樂廳,在日治時期便設立,不過後來隨著使用者的需求而增建改建。

此外園區內還有增加的相關建築與設施,如原先台北俱樂部經過改建成為如今的公園管理處,還有由栗山俊一設計,1930年建成的台北放送局,在1997年則成為臺北二二八紀念館,還有新設和平鐘,不過該鐘塔的設計,如鋼構的結構搭配上紅綠色的塗裝,以及金色的鐘體,明顯與公園內的景色不協調。

1931年的臺北放送局演奏所

如今的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已成為台北市核心中「休憩綠洲」在周圍高樓大廈的都市叢林中,還有一座大樹綠蔭,看到麻雀成群的覓食與松鼠在互相追逐,甚至成為台北文化資產的聚集地,收攏了許多地方拆遷的文化資產,而全台各地的老公園都有類似的狀況,如台中的台中公園,也收藏了許多台中地區因拆除而搬遷來此的文化資產。此外也曾是二二八公園也是許多同志的聚集地,甚至出現在白先勇小說《孽子》中所描述的識見與場景,如今則著同志運動的發展與法規的設立,同志也不在公園內龜縮,轉變為老人休憩與觀光客認識文化資產的好所在,如此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除了文化資產外,更是成為老台北人甚至是觀光客的重要回憶,並且像是個老樹一樣不斷的改變與成長著!




寫作中區粉專連結
更多有關中區的記錄,歡迎直接來寫作中區FB粉專關注台中市舊城區記錄等動態。也希望您能對寫作中區按讚並追蹤,這便是對我們這些文史工作者最大的鼓勵,謝謝您!(按此連結)

留言

熱門文章